FTIR是艺术品修复领域的多面手,通过揭示艺术品的原始材料和后期改动,来保护重要的艺术品。
《倾向的寓言》由杰出艺术家阿特米希娅·津迪勒奇(Artemisia Gentileschi)于1616年创作,是小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 the Younger)为纪念其伯祖父米开朗基罗而委托创作的几幅画作之一。
《倾向的寓言》描绘了一位躺在云朵上、手持指南针的裸体女性形象,象征着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天赋。1680年左右,小米开朗基罗的后代聘请了一位艺术家在画作上添加了蓝色的帷幔和面纱,遮盖了人物的裸体,以符合当时保守的道德观念(令人惋惜!)。
这幅画在天花板上悬挂了几个世纪后,因年代久远而退化,如今,正在进行修复工作。
为了让这幅杰出的画作重现昔日光彩,修复人员首先需要了解阿特米希娅在原作中使用了哪些材料。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保护艺术品的完整性,避免因使用不相容的材料而对画作造成损坏。同时,确保画作在分析过程中完好无损,成为选择分析技术的关键。因此,非侵入式或微侵入式的外部反射和衰减全反射(ATR)的红外测量技术成为文保分析的首选。
布鲁克ALPHA光谱仪展示出强大的多面手测试能力!借助ALPHA光谱仪,修复人员能够快速识别出原作所使用的材料。为了尽快让画作重返公众视野,修复人员通常时间紧迫,因此快速分析显得至关重要。ALPHA光谱仪支持非侵入式分析,确保艺术品在分析过程中完好无损。此外ALPHA光谱仪还兼具坚固性和可移动性,实现直接在现场分析。
为了能够深入探查画作被遮挡区域的秘密,科学家和修复人员还选择了使用X射线成像等高科技分析手段。为了充分了解后期对阿特米希娅原画的干预程度,布鲁克LUMOS II 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成为修复人员的重要选择。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LUMOS II显微红外光谱仪呢呢?简单来说:LUMOS II 显微红外光谱仪能够在微区尺寸上,以大约一秒钟时间内,一次性采集1,000多张高质量红外谱图。为了保证修复文物的完整性,仅能从画作中提取很小的样本(小于半毫米),因此选择高空间分辨率,高信噪比的LUMOS II 显微红外光谱仪更有利于微米级别分析样本复杂的化学成分。
借助这项技术,专家们能绘制出各颜料层的化学层析图,从而帮助他们识别阿特米希娅最初绘制的颜料层,以及后期保守的审查者所绘制的遮挡层。从而确定阿特米希娅在遮挡区域使用的原始颜色,确定原本所描绘的内容(例如,皮肤)。
若将来修复人员决定移除“遮挡层”,那么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将画作恢复如初。